朱慈炜也就利用这一点,将这些混血儿进行培训后,就任命到了大明在倭国已经占领区的各处去担任官职,利用他们对倭语的熟悉,而进行分田工作。
而随着大明朝廷派来的一批士子到达东瀛后,朱慈炜在倭国的分田工作无疑有了更大的助力。
倭国贵族和士大夫们对于大明只用从长崎、虾夷招来的士子为官,对他们这些人搁置不用,甚至宁肯调国内的人用,也不用他们的行为,自然是非常失望的。
“我们已经归顺天朝统治,且愿为天朝效命,这些也在努力学习汉文,只求为天朝所用,可不知主公何时才愿任本地贤才以用之?”
一个因通晓汉文化且成为朱慈炜幕僚,相当于顾问角色,为其统治倭国提供一些帮助,而汉名叫柳宗田的倭国文士甚至因此还主动询问起朱慈炜来。
朱慈炜很想回答他说,自己汉人群体中,本就不缺读书人,等着被分配官职的士子一抓一大把,哪里还需要你们倭人中的士子。
但朱慈炜也不好明说,而使其心灰意冷,进而发动叛乱,也就回道:“现在还不是时候,这里很多地方王化的还不够彻底,得先把科举制建立起来,你们幕府以前统御时,很不积极于科举制的建立,可以说,汉化不够彻底!你让本官怎么用?难道只用本地贵族?”
“殿下的意思是,还要用本地平民?”
柳宗田有些不安地问了起来。
朱慈炜笑了笑道:“若要用人,自然是唯才德是举,自然不问出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