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65章 道统之争(下) (2 / 7)

作者:云无风 最后更新:2025/5/13 0:53:41
        他认为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求知理路,完全是为了突出儒家“忠恕之道”的道德修养“实学”。

        所以他也学着孟子的口吻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其目的,都是为了反对当时的学者只知在书本上钻研,在名物上考索,却不知在自家修养上下功夫。

        他又说:“古人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亦用制字,其言多少特达,全无议论辞说蹊迳,盖古人皆实学,后人未免有辞说之累。”

        陆九渊的心学,是为了反对当时因科举考试而形成的,将儒家经典当成进身之阶,而全不落实于道德修养之实,从而导致社会风气腐化的不良学风。

        同时,陆九渊的心学,也有反对佛、老虚玄之风的倾向,在反对佛老出世主义的虚玄倾向上,心学、理学、气学是完全一致的。

        陆九渊指出:“仁即此心也,此理也,求则得之,得此理也……古人自得之,故有其实。言理则是实理,言事则是实事,德则实德,行则实行。”

        儒家之理与佛老之理相比,是儒家不追求什么彼岸,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此岸世界的宗**常上。对此陆九渊便说:“吾儒之道,乃天下之常道,岂是别有妙道?谓之常典,谓之彝伦,盖天下所共有,斯民之所日用。”

        “别有妙道”即指佛老之道,尽管佛老之道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也具有“阴翊王化”的作用,但是毕竟不能成为国家的主导文化。

        陆九渊说:“此理儒家文化乃宇宙所固有,岂可言无?若以为无,则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矣。”这是从维护封建纲常名教的立场出发。

        陆九渊强调人们不仅要明“实理”,而且还要重视“实行”。他说:“宇宙间自有实理,所贵乎学者,为能明此理耳。此理苟明,则自有实行,有实学。”

        学习的目的,一定要落实到道德践履上,否则就是欺世盗名的“虚学”,他曾不止一次地表明,学者应当“明实理,做实事”,“一意实学,不事空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其他小说]太荒吞天诀 [列表]
  2. [其他小说]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列表]
  3. [其他小说]鸿天神尊 [列表]
  4. [其他小说]最佳女婿 [列表]
  5. [其他小说]最佳女婿林羽江颜免费全文 [列表]
  6. [其他小说]武映三千道 [列表]
  7. [其他小说]最佳女婿(林羽江颜)最新章节 [列表]
  8. [其他小说]最佳女婿林羽江颜全文 [列表]
  9. [其他小说]林羽江颜小说名字 [列表]
  10. [其他小说]最佳女婿(最佳赘婿(林羽江颜)) [列表]
  11. [其他小说]大明元辅 [列表]
  12. [其他小说]至尊吞天诀 [列表]
  13. [其他小说]论从天才到大能 [列表]
  14. [其他小说]魔法初生 [列表]
  15. [其他小说]药神赘婿 [列表]
  16. [其他小说]吞天修罗 [列表]
  17. [其他小说]猎谍 [列表]
  18. [其他小说]斗罗之最强赘婿 [列表]
  19. [其他小说]劣根枷锁 [列表]
  20. [其他小说]九域剑帝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