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说笑了,不敢言赐教。……我认为此画用纸应为北宋后期,出自咱们平江承天寺的金粟笺。”
金粟笺,全名为金粟山藏经纸,因浙省海盐县金粟山,山下有金粟寺,寺中藏有北宋质量优良的大藏经纸,纸上有朱印“金栗山藏经纸”而得名。
《金粟寺记》:“寺先有宋藏数千轴,皆硬黄复茧,后人剥取为装贉用,零落不存,世所传金粟山藏经纸是也。或云唐藏矣。”
其纸张纸厚重,纹理粗,精细莹滑,纸面仍然黄艳硬韧,墨色如初,黝泽似漆等特点。
此画虽然有破损,没了莹滑之感,但画作的墨色呈现,确如书所记一样。
《金粟笺说》载:“金粟,法喜造纸大小相同,度以宋三司布帛尺高一尺七寸有奇,长三尺三寸,质料用茧纸(皮纸)兼硬黄法也。”
此画所用纸张尺寸也完全符合要求。
还有一点就是此画所用纸张留有一个年号“元丰”,元丰为北宋神宗时年号。
这个年号共用了八年,但在北宋的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特殊性。
乌台诗案的发生,《资治通鉴》的完成,宋徽宗的出世,都出现在这八年间。
主张金粟笺是宋代纸的观点,是明、清学者从当时各寺庙所藏经藏中有宋代至和、治平、熙宁、元丰、元佑等年号而给出的鉴定依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