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9章 视察兵仗局 (1 / 3)

作者:半老夫子 最后更新:2022/1/6 22:18:34
        朱瞻基现在学会了一些拉拢人心的手段,有时候臣子更需要的是君主的理解与支持,思想上的共鸣才更让人心潮澎湃。

        唐三任是个游离于读书人外围的边缘人,与读儒家经典相比,他更愿意读经世济用之书,这些书籍被读书人称为杂学,难登大雅之堂。

        正因为爱读这样的书,历次科举都是名落孙山,通过监生谋了一个房山县令的差事,本以为这辈子就在偏僻小县里来回打转,混上几转之后,安然致仕,回家含饴弄孙,了此一生。

        没想到当时还是太孙的皇帝陛下来到了房山县,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不在庸庸碌碌的活着,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

        可是唐三任的内心非常充实,因为他看到了房山县因为他的努力发生的改变,老百姓见到他那种发自内心的尊重。让唐三任感觉自己的努力非常的值得,为官一任就是要造福一方。

        自己的努力不但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更得到了皇帝陛下的信重,与升官的喜悦相比,唐三任更是感到了深深的责任。

        皇帝是因为信任他唐三任才会把新政的试点选在房山,若是他把差事办砸了怎么对得起皇帝的信重,回房山的路上,唐三任一路都在思考房山未来的规划,如何配合皇帝让新政在房山落地生根。

        与唐三任想着将未来的差事办好不同的是,朱瞻基却想着房山通判的人选,这个人必须要刚正不阿才能在新政中一直保持中立态度,不然选择一个屁股坐歪的通判,不但不能帮助唐三任处理好政务,还会拖他的后腿。

        朱瞻基首先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督察院右佥都御史于谦,可是于谦的官职已经升到了从四品,若是调到房山做通判那是贬官,肯定是不行的,人家于谦又没有犯错误,凭什么贬人家的官。

        朱瞻基现在真后悔当时怎么就一下子把于谦的官给升上去了呢?既然于谦不能使用,那就从于谦的同年中找一个人选,可以说朱瞻基对于科举的名次一点都不信任。

        别人不说就说于谦吧,他可是永乐十九年三甲第九十二名,可以说排名非常的靠后,然而同一年的进士当中于谦却是最耀眼的一个。

        朱瞻基随意圈中了一个叫做夏希淳的监察御史,也是永乐十九年的进士,不过排名却比于谦靠前了很多,人家可是二甲二十九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两晋隋唐]天唐锦绣 [列表]
  2. [架空历史]大唐第一世家 [列表]
  3. [架空历史]不负大明不负卿 [列表]
  4. [架空历史]我姐姐实在太宠我了 [列表]
  5. [架空历史]新顺1730 [列表]
  6. [清史民国]大叛贼 [列表]
  7. [架空历史]大明之宝箱系统 [列表]
  8. [两宋元明]我在明末有套房 [列表]
  9. [两宋元明]穿越明朝当暴君 [列表]
  10. [架空历史]新明史 [列表]
  11. [军旅生涯]士兵突击之天道酬勤 [列表]
  12. [架空历史]红楼之荣亲王 [列表]
  13. [抗战烽火]亮剑之开局一个团 [列表]
  14. [两宋元明]签到在神话明末 [列表]
  15. [两晋隋唐]我在大唐能签到 [列表]
  16. [战争幻想]抗战之特混战队 [列表]
  17. [架空历史]大唐朝请郎 [列表]
  18. [两宋元明]宣德大帝 [列表]
  19. [两宋元明]水浒之我不做包子 [列表]
  20. [架空历史]唐末狐臣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