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9章 预算会议(一) (1 / 5)

作者:半老夫子 最后更新:2022/1/6 22:18:34
        皇帝的盐税改革方案让会议室里的朝臣眼前一亮,这样的征税方式减少了很多的麻烦,只要控制食盐的生产源头,就能彻底掌握食盐的销售,朝廷只需要打击私自生产食盐的私盐贩子就能完全控制食盐的源头。

        至于老百姓用烧锅煮盐的那点儿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在大批量工业化晒盐之后,估计盐商的零售价都要比煮盐的成本价低。

        大明朝目前有六千万人口,按照每个人年消耗食盐五斤这个最低消耗量,古人体力劳动繁重需要的盐分补充要比现代人多不少,一年五斤盐只是最保守的估计,这还不算一些酱菜腌肉等手工业用盐消耗。

        大明朝一年保守的食盐消耗量是三万万斤,各地生产食盐的成本并不一样,山西的池盐成本不高,一斤的成本也就四五文钱,而四川的井盐成本却要十文左右,淮扬的煮盐成本最少都有十几文钱。

        若是按照成本的价格成本定价,就会导致各地的盐价大不相同,这样就会出现商人倒买倒卖的投机行为,全国必须统一定价。

        朱瞻基对全国的盐价非常清楚,抬头看着朝臣问道:“全国盐价必须统一,大家认为该如何定价才好?”

        “陛下!盐价的高低不但有生产成本的原因,还有运输的成本,食盐非常沉重,一斤盐每增加百里的运输成本最少增加一文钱,想要降低盐价,不但要减少生产成本,还要降低运输成本。

        目前大明能够产盐的地方就那么几处,一座盐场所辐射的距离不会超过五百里,超过了这个距离,盐价就只能是天价,老百姓肯定是吃不起的。

        然而我大明产盐的地方除了沿海,内地就那么几处,靠近河流的地方,有水运加持运输成本会小一些,若是没有河流只依靠马车运输,成本根本就无法降下去。

        盐税更是朝廷不可或缺的一份税收,老百姓每年大部分收入其实都花在了买盐上。”杨士奇叹了一口气说道。

        朱瞻基皱了一下眉头,他是知道大明盐价腾贵,可是没想到这价钱会因为距离差的这么离谱,老百姓忙活一年只够买盐的钱,这样下去怎么能够让老百姓拥护朝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两晋隋唐]天唐锦绣 [列表]
  2. [架空历史]大唐第一世家 [列表]
  3. [架空历史]不负大明不负卿 [列表]
  4. [架空历史]新顺1730 [列表]
  5. [架空历史]我姐姐实在太宠我了 [列表]
  6. [两宋元明]我在明末有套房 [列表]
  7. [两宋元明]一世富贵 [列表]
  8. [架空历史]大明之宝箱系统 [列表]
  9. [清史民国]大叛贼 [列表]
  10. [两宋元明]穿越明朝当暴君 [列表]
  11. [两晋隋唐]冉魏大帝 [列表]
  12. [军旅生涯]士兵突击之天道酬勤 [列表]
  13. [架空历史]新明史 [列表]
  14. [抗战烽火]亮剑之开局一个团 [列表]
  15. [两宋元明]签到在神话明末 [列表]
  16. [战争幻想]抗战之特混战队 [列表]
  17. [架空历史]红楼之荣亲王 [列表]
  18. [两晋隋唐]我在大唐能签到 [列表]
  19. [架空历史]大唐朝请郎 [列表]
  20. [历史传记]大秦开局被嬴政偷的心声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