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还是不理解,陛下把土地以一千亩为一个整块拍卖,普通人家根本就没有这个财力买下这么多的土地,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这个实力,可是陛下又不给大户人家提供佃户,那大户人家谁会犯傻买这样一块注定获得不了利益的土地。”
“朕建议你们去山东考察一番,看一看山东是怎么做的,未来大明大农场经营将是一个趋势,朝廷推行工业化需要大量的人力,不能让农业占用太多的人口资源。”
“陛下!种田的人少了,如何能保证大明的粮食安全,一旦发生天灾,没有存粮就是覆顶之灾啊!”
“种田的人多就能保证粮食安全吗?一样还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然这些年那些被朕迁徙到海外的流民是从哪里来的?”
这就是儒生的硬伤,嘴里面鼓吹仁政,好似除了他们,就没人在意百姓死活。实际上破坏乡间平衡最多的就是他们,在仁义道德的外衣掩盖下,做着最无耻的贪鄙之事。
若是不加以压制,无论什么人当政,都会发展成明末那种情形,这是阶级属性所决定的,士绅的属性会促使他们兼并更多的土地,将百姓束缚在土地上,除了耕作之外不能有其他的思想,这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真正意义,百姓觉醒了,谁还会给他们做牛做马。
愚昧的百姓才是最好对付的百姓,也是最容易煽动起来的百姓,朱瞻基可以想象的到,明年的新政一定会发生很多与百姓的冲突事件。
“陛下!朝廷可以出台政策,遏制大户兼并土地,使天下百姓都能耕者有其田,这样人为的抽走百姓造成土地荒芜,臣绝不赞同。”杨溥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他的出发点也许真的是担心大明的粮食安全。
“朕刚才就说了,建议你们去山东做一次实地的考察,不要坐在庙堂凭着想象处理政务,你们做出的一个轻飘飘的决定,可能就关系到千万百姓的生死,不要空谈,给出的结论要有证据支撑,朕一直都在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就拿这土地集中化到底是好是坏,那是需要实地去考察,甚至要通过实验去证明,而不是一张嘴就说好,或者说不好!古人都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整日说要效法先贤,可是先贤真正的好处,可有人真的在效仿。”
粮食安全却不是让普通百姓当牛做马就能保证的,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小农经济永远走不出兴亡周期论的怪圈,只能是一次次的兴衰轮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