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封地上再发现一个金银铜铁的大矿,那更是躺着都能挣大钱了。
就算以后分给朝廷二成利,自己还能剩下八成,除去成本之外也是有大把的赚头。
至于成本能有多少,那就要看奴隶好不好抓,奴隶干活的效率如何。不过是一群猢狲而已,多抽上几鞭子就会勤快多了。
朱瞻基的计划是未来一个勋贵带领两个卫所,管辖的地面作为勋贵的封地。这样勋贵不算自己手里的亲兵家丁,全部拉出来也有万人规模的军队,虽然放在国内不怎么样,但是放在南洋等地那就是无敌的存在。
这就是朱瞻基与武臣的利益交换,不然人家凭什么全力支持你。
用海外利益兑换武臣勋贵的支持,这是朱瞻基的底线,大明国内的利益只能慢慢收到朝廷手中,而不是让渡出去。
历代奇葩的优待士绅政策,让本应该是国之栋梁的读书人,反而成了国家最大的一群蛀虫,他们趴在帝国的身体上,肆意的吸食着帝国的血液,却不管帝国的死活。
在帝国不堪重负轰然倒下之后,他们抽身离去,一转身就投入到新的帝国,继续着他们吸食血液的过程。
反正无论是谁当国,都不能不用他们。这也是他们不在乎谁来中原当皇帝原因,即使是异族也行,就是不能有任何其他的学说试图挑战他们的地位。一有苗头就会群起而攻之,直到新的学术彻底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对付一种已经退化成利益集团的学说,只有用新的学说代替旧得学说,让其不再一家独大,形成了竞争关系,才能让其更好的打磨自己的学说,成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学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