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代起,这里就是西域要道,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763年,吐蕃东进,这里的交通基本上就被阻断了,现出一派荒凉。
大唐的部队二十多年以来还是首次通行在这条古道当中。
吐蕃在古道的驻军有两部,一城一寨,在原州城和阴盘县,用来针对泾州和华亭两个方向。
大唐在华亭县还有一支部队,义宁军。义宁军镇守华亭县,东依泾州城,南靠陇关,和吐蕃军对峙了十三年。
这也是一支穷军,自己开荒屯田,愣是在姜老山下搞出来一个军屯,也就是后来的永信城。
泾州城和萧关故道有两条通道相连,它正好卡在三岔口上,成为防御吐蕃的重镇之一,但这里面也不能小看义宁军的作用。
数年以后,骆元光驻守良原,与义宁军相互呼应,收复阴盘,取良原阴盘两县的中点筑祟信城。
也就是今天的祟信县。骆元光死后就在祟信安葬,位于崇信县锦屏镇梁坡村西北,至今完好。
就在萧关故道与泾州城之间这三条山沟里,吐蕃和大唐反反复复的争夺,打了一百多年,一直持续到了五代十国。
这会儿有两个原州,两个平凉县,一个是吐蕃占领的原址,一个是大唐侨置的,在灵台县百里城(百里镇)。
“大相,我家司令命你召降原州诸部吐蕃军将,以免死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