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三岁,他爹地去世,他就跟着他大哥韩会生活,结果十岁,他哥也死了。
他大嫂郑夫人就带着他回了原籍孟州,结果被族亲排挤,最后没办法,他大嫂带着他回了宣州老家,把他抚养长大。
他来长安投奔族兄韩弇,结果人没到,韩弇也死了。然后就是连续多年的科考不第。
考了六年,终于考中了,他大嫂又死了,他回到宣州为大嫂发丧守孝,等再回长安,又是连续四年的吏部考落榜:被评为没有做官的能力。
801年,终于通过了诠选,他已经三十四了。整整折腾了十五年。
接下来两年他抱到了李实的大腿,但又感觉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终于在803年实名检举李实,结果自己被贬了官。
后面,磕磕绊绊的,除了迎佛骨事件,到也算是通达,824年病退,坐死靖安坊家中。
为什么说他是斜杠青年呢?因为老韩事实上把第二职业做的比当官溜多了,顺风顺水,就是给人写墓志。
这也是他留存现世最多的文章。
下至凡夫走卒,上到帝王将相,就没有他没写过的墓志,牛逼不?刘禹锡说他‘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最多的一次一道碑得米十万斤,确实赚了不少钱,甚至都不把工资放在眼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