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中,有三辰旗,唐字旗,三角兽旗,鲤鱼旗,纛旗,麾旗,旞旗,军门旗,枿旗旆旗,也就是旅旗和队旗等等,都是用来辩认身份的,另有五方旗用来指认方向。
所以中军大营所在那真是一片旗海,纛旗六面,列旗十面,军门旗八幅,军门枪两杆,五方旗于纛后,旞旗立于帐门。
旞旗就是绣着将领姓氏的那面大旗,而旞旗枿旗旆旗没有固定样式,都可以由使用者自己设计,只要不违矩,不用红色怎么弄都可以。
这里面最特殊的是三辰旗,是古时无上礼旗,一般用于与外邦有关的重大仪式上。军队也可以用。
一开始说要绣军旗,李应右第一反应就是用三辰旗,被张军强烈的拒绝了。因为,实在是太丑了,虽然它地位很高。
最后还是选择了唐字旗,名正言顺嘛,只在旗根绣上字就行了,还不影响美观。
高固接旗,迎风抖开,正举着军旗下台走到第四团前面站定。
古代军队的旗手算是干部,相当不容易,不能歪不能偏不能斜不能倒,轻则军杖重则砍头,责任重大。
主要是那时候打仗全靠中军旗帜指挥,旗的动作姿态都有不同的意思,很容易引起巨大的后果,比如军旗倒了自己方的军士就会认为战败了。
第三团,第二团,杨怀兵,张良先后接旗走到自己团的前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