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亭侯大人,您让……您的妹妹交给下官的信,下官已经看了。只是下官有一事不明……”沈长青吞吞吐吐,但看到许开那不耐烦的脸色,当即继续说道,“您的那份‘九年义务制教育’的计划,恕下官无法赞同!”
“哦?为何?总要说个理由出来吧。”许开有些惊讶,按理来说这项计划应该得到支持才对,可为何看沈长青的样子无法同意?
“是,首先便是财政方面的问题。您让所有到达六岁的儿童学习,一直到十五岁或考上童生为止,期间所有学费都有官府负责,您不觉得这会给东亭县的财政造成很大的负担吗!”
“我给伱的信上已经说了,目前的所有开销都由我个人负担,直到东亭县的财政情况增长到能够自给自足的地步。”
“您的计划从长远看来,对于整个东亭县的好处不可估量,然而,这个时间是以百年计的。如此一来您需要多久才能才能让东亭县达到能够负担的地步?就算是您,恐怕也难以承受吧。”
“就算假设我在这百年间境界原地踏步好了,你为什么认为东亭县要达到能够负担这笔钱的时间需要那么久?”许开挑了挑眉,“你该不会没把我信后面的内容看完就跑过来说不可行了吗?”
“……啊?”沈长青的声音有些错愕。
“尚未看完信的后半部分便跑了过来。沈长青,你以前可没有如此不稳重啊。”许开的声音冷淡了下来。
“请、请东亭侯大人恕罪!是下官心急,没能看完您的信便唐突过来冲撞于您,还望……”
“好了好了。”许开无聊地摆了摆手,“这件事待会再说。你反对它的理由应该不只是如此吧?还有什么,都说出来。”
“是。东亭侯大人,下官认为您将门槛设置得太低了,只要年满六岁即可参加这个‘九年制义务教务’,到时候书院被人满为患不说,到时候什么人都进来,想必会把书院惹得乌烟瘴气。下官认为您应该设置一个门槛,这个门槛可以不是家世,可以是学习的速度,比如开蒙时多久能够熟读《三字经》《百家姓》……设置一个标准,满足标准的人才可以入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