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学理论与理论之间,或许存在着学术价值的区分,但很难用一个确定的标准去衡量它们价值的大小。
就像是量子色动力学与量子电动力学一样,没有人能够评判到底谁的价值更大。
毕竟是两个不同方向的理论,一个是解释强相互作用力的,一个是解释电磁相互作用力的,哪个方向的理论又不重要?
这本身便是一个伪命题。
然而,有些理论却不同,即便连外行都知道,它们的价值比一般的理论来说,要高得多!
如果非要给这些理论划分等级的话,也不是不可以的。
抛开政治意义、经济意义、个人影响力等一切非学术因素,只谈论对基础物理学界的学术意义,那么,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无疑是那种影响深远,并且开创了物理学界一代先河的那种理论,譬如说牛顿三大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质能转换方程、以及刘峰提出的大统一理论等等。
这些理论一旦被证实,便能推动物理学界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其影响力不仅在当代,即便是从之后的数百上千年返回来看,都是划时代性质的。
第二层次,自然是从各种理论衍生下来的附属理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