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第二天,有关炸药奖提名的八卦消息,瞬间就传遍了全世界。
本来,按照炸药奖的相关规定,炸药奖组委会每年会接受上千个提名,但是这些提名是严格保密的,所有评选细节和未公布的结果都必须严格保密,只在每年10月份公布获奖者,绝不会透露任何其他候选人的信息。
以化学奖为例,每年,炸药奖组委会会向全世界大约3000人发送绝密提名表,大概意思就是说:你们3000人是当今世界的学术巨头,由你们组成一个提名委员会,负责提名一下今年的炸药奖。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要严密屏蔽这么多人的口风,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更何况是3000人了;而且,科学界的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些该领域的巨头,基本上每年都会收到委员会的提名邀请……
因此,每年的炸药奖评选,都会有各种信息透露出来,透露着透露着,就连炸药奖组委会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于变相地推波助澜。
毕竟,炸药奖也需要获得外界的关注,媒体的推波助澜,相当于免费给炸药奖做了推广,组委会又何乐而不为呢?
只不过,这一次消息的透露就有点不同寻常了。
当记者在斯德哥尔摩的炸药奖评审委员会向发言人朱利尔斯教授问道,今年有哪些人有幸被炸药奖提名的时候,朱利尔斯是这样回答的。
“本来,按照规定,我是不能透露任何信息的,但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作为评审委员会高层的朱利尔斯教授,完全深通炒作的精髓,吊足了记者的胃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