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便是一个较小型的全截面弹性散射侦测器,就重达5000多吨,而京城谱仪在升级改造之后,也才600多吨而已;前者的设计和制造难度,远远超过京城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那台京城谱仪!
而单单只是一个京城谱仪的升级改造工作,几乎就耗费了华科院高能研究所几年的时间,与数百家相关单位一起,克服了数百项难题,这才勉强靠着自己的力量升级改造完成……
想到这里,刘峰就感觉一阵头痛。
监测器的设计图纸谁都能设计出来,关键是能不能生产加工出来!
这里面不仅涉及到了非常高精尖地加工要求,而且对粒子光敏材料的要求更是非常苛刻;华科院高能所制造京城谱仪的技术积累,完全不足以解决大新阵列式监控器的生产制造。
说起来,这也是华国基础工业欠下的历史账啊!
想要实现装置的国产化,仍然任重而道远。
可装置的国产化,却又是势在必行的!
毕竟,
反物质工程一旦实现,到时候华国就不可能只拥有一台超级对撞机了,需要用到的超级对撞机台数,没有上千台,恐怕也要上百台才够,这样才能够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反物质生产出来。
华国不可能一直向外面购买设备,别人也不一定会卖给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