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标准模型奇异态粒子的最后一环由自己来补充完成,无论是对他还是对华国的高能物理学界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鼓舞的事情。
看见刘峰坚决的意思,郭师兄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布莱恩教授也摇了摇头,他哪里还不明白这家伙已经听不进劝了,心想这就是年轻人啊,不撞南墙不回头,没有碰过几次壁,总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
……
数据已经到手,接下来就是怎么处理的问题了。
其实,说实话,对于是否真的能够处理出来,刘峰也并没有完全的把握。
首先,从量子色动力学的理论入手,还没有经过证明的东西,这里面的理论支撑确实太过于缺乏;然后,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这里的样本数量似乎又太少究竟能不能成功,那就只能看这些数据究竟灵不灵敏了。
说实话,欧洲的强子对撞机确实比华国的那台正负电子对撞先进了十倍不止,无论是对撞能量的强度还是探测仪器的灵敏度,都不是国内那台几百吨的小家伙能够比拟的,至少,这台重达6000多吨的大家伙,也确实没有让刘峰失望。
布莱恩教授给到的数据里,包含了前面数次的碰撞实验数据,而且,除了某一次的图谱外,其他的数据图谱,都能在这个能区看到这个小突起存在;至于国内的那台对撞机,刘峰就从来没有看到过这处信号,毕竟,新的京城谱仪探测器虽然灵敏,但也才刚刚建好,只做过一次实验,而且重点监控的能区还不在此范围……
从布莱恩教授的实验室出来,刘峰就投入到了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处理当中。
然而第二天,强子对撞机重启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实验也开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