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院士摇了摇头,打断了刘峰的话:“刘教授,你的意思我们都明白。想要让反物质炸弹投入实用,这里面,归根结底,无非就是反物质贮存的小型化问题!只不过,在这方面,并不是我们两擅长的领域想来,田学林院士应该会比我们更合适,更具有发言权。”
石院士的话,已经说到了事情的本质。
要想实现反物质武器弹药在地球环境当中的运用,其根本,就是要解决反物质的贮存以及贮存装备的小型化问题。
至于这里面的原因,已经非常明朗了。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目前田学林院士研究出来的彭宁离子阱装置,价格高昂就不用说了,而且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非常的‘可观’;
就以之前能够贮存100mg反物质的彭宁离子阱装置来说,需要整整一架伊尔-76运输机才能装得下,这还是拆装之后的,组装起来占据的空间,更是堪比一栋占地100多平米的两层楼房!
大,实在是太大了!
完全可以想象,到底需要何种载具,才能堪堪发射体积如此庞大的‘弹药’?
而且,短时间内,彭宁离子阱也只会越做越大;小型化,以目前的技术来说,几十年内,根本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即便刘峰自己能够开挂,他也没有任何把握!
然而,不通过彭宁离子阱存贮反物质弹药,还能通过何种装置贮存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