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秦始皇的生涯和事业29 (2 / 3)

作者:长春雪淞 最后更新:2021/11/27 4:59:01
        李斯等人诺诺。他们知道,嬴政这是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三皇五帝了,是天下第一了。他在统一中国后骄傲了,不可一世了。不过,他也确有骄傲的资本。战国混战了几百年,谁也不能统一中国,只有他做到了。

        嬴政又说“以前王都称自己为‘孤’、‘寡人’,现在我是皇帝了,不能再这样称呼,以后我就自称‘朕’吧,其他人不能再使用这个字。”

        众臣又诺诺。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从嬴政规定后,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就这个字的使用,众臣更感到嬴政的骄傲和威严。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嬴政又对诸臣说。

        秦始皇又规定皇帝父为“太上皇”;皇帝住所为“宫”,居城为“都”。皇帝下行文书之命为“制”、令为“诏”。下属给皇帝的上行文书为“奏”。皇帝的印章称“玺”,玉制。臣下印章称“印”或“章”,用玉以外的材料制作。

        秦始皇对皇帝的仪仗、车马、服饰,以及百官的服饰做了规定。他还建立了避讳、朝仪等尊君抑臣的制度,大大加强皇帝的独裁权威。

        国家统一了,对地方如何管理呢?丞相王绾提出沿用周代的分封制“诸候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意思是,刚刚推翻六国政权,燕国、齐国、楚国距离秦遥远,不分别在这些地方分封诸候王,就没有办法镇得住它们。请求分封诸子为诸候王,希望得到皇上允许。王绾认为分封诸候王是巩固新兴政权的好办法,应该继续周王朝以来的分封制。

        “众臣以为如何?”秦始皇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讨论。

        “这样好。”“应该这样。”诸臣都纷纷支持丞相王绾意见。只有李斯提出不同意见“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候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候不便。”

        秦始皇看看众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于是决定全国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河东、太原、上党、三川、东郡、颍川、南阳、南郡、九江、泗水、钜鹿、齐郡、琅邪、会稽、汉中、蜀郡、巴郡、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南海、桂林、象郡、邯郸、砀郡、薛郡、长沙

        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及全面),郡尉(辅佐郡守管军事),郡监(管监察)。郡下又设县、乡(亭)、里。共四级基层政权。县设县令(一县之长),县丞(相当副县长),县尉(管司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