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心底惶恐,想要说话,却被李二陛下再一次打断。
李二陛下目光灼灼,看着他说道:“房俊非是一般之朝臣,身为越国公,已然臻达人臣之极限,每一个这样的人,都是帝国之柱石。且不说你这番话完全是凭空揣测、毫无根据,即便是证据确凿,亦不能这般武断,尚需考虑整件事所牵扯之种种。朝臣们无论是否支持你,都会在心底认为你鲁莽冒失,尤其是房俊的支持者更会认为你刻薄寡恩。既然你公然认定此事乃是房俊所为,那么必须要予以惩戒处罚,否则明知其犯法而不予处置,如何能够服众?大唐之律法岂非成为玩物?可是你一旦施以惩戒,便会导致整个朝局的动荡,说严重一些,甚至有可能导致帝国的衰颓。”
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正如长孙无忌那般,背地里坐下的龌蹉事无可计数,可是素来以明断英武著称的李二陛下却为何一直对其雍容有加,赏赐不断,甚至在公然抵抗自己制定之国策时,也更多的采取怀柔策略,而不是雷霆万钧的予以镇压?
镇压一个长孙无忌容易,可是连带着使得所有关陇贵族离心离德,甚至生出反叛之心,那可大发了。
帝国之有今日,乃是李二陛下以及无数大臣呕心沥血、夙兴夜寐的结果,焉能因为区区一个长孙无忌,便使得无数人的心血付诸东流,放任即将开启的辉煌盛世半途夭折?
这世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有些时候你要明知对方的错误却依旧采取隐忍妥协的姿态,如此方能成为缔造大事之豪杰。
连“忍”都做不到,还能有什么出息?
在他看来,李治是锐气太盛,从未遇到过真正的挫折,眼下虽然明显被别人摆了一道,受了委屈,可是这种委屈却不见得是坏事。
即便是真正的精钢,不经千锤百炼又如何能够铸绝世神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