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九章 盛世佛,乱世道(上) (3 / 6)

作者:公子許 最后更新:2024/5/12 1:41:24
        大抵是早已将道士这个职业当作崇高的理想,而平素旁人见他年纪幼小相貌清秀又很少将他当做一个道士,故而房俊这一声“小道长”令他眉飞色舞,颇为欣喜。

        房俊摇头失笑,到底还是一个孩子啊

        道观不大,但是正殿内却俨然供奉着三清道君的塑像。

        所谓“三清”,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宸道君灵宝天尊、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这便是道教的三位至高神。

        “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义,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规律。一气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道化为三清,三清合体为道。大道为造化之根,大道为教化之本,大道为万物之主。万物化生之后,大道化为三界十方万物之真宰,维持时空秩序和乾坤纲纪,大道为万物之主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故尊称大道为上帝。”

        这里居然出现了“上帝”这个词汇,是不是很神奇

        没错,自古以来,“上帝”都是道家的专有名词,与西方那位根本没关系,“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广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即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讬之于天,故称上帝。”

        典籍中最早出现上帝一词的是尚书的虞书舜典。

        而最早将西方的至高神翻译为“上帝”的是利玛窦,这个将现代几何带到东方来的意大利人,在深入的研究了东方文化之后,认为“上帝”这个词所包含的概念,可以完美的诠释拉丁文“de上帝”的含义,便将之取为己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