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80章 军制改革的第一步 (1 / 6)

作者:云无风 最后更新:2025/5/13 0:53:41
        高务实之所以自认为他在兵部一阵捣鼓之后,经世实学改革便已经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也是有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随着京营被分为禁卫军和生产建设兵团,五军都督府的性质出现了变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连朱元璋定下的“军籍”制度都被他悄悄动摇了。

        众所周知,大明军民分籍。所谓军民分籍,就是把老百姓分为两种。一种是“军”:每家世世代代要有一个人当兵或军官。另一种是“民”:世世代代均免除兵役,除非是自愿投军的。

        朝廷的户籍因此也有两套,一套是军户,一套是民户。

        这是来元璋所手创的奇特制度,总的来说综合了汉的屯田、唐的府兵,与宋的尺籍。朱元璋本人很以此种军民分籍自豪。他说:“朕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钱。”

        朱元璋早在占有和州之时,就开始试行军士屯田:拿下了南京及其外围以后,更是十分注意于此。他的军队,从不缺乏粮饷,因此才能做到对人民秋毫无犯,到哪里都受欢迎。

        洪武元年,天下事已经大定,他开始考虑如何于胜利以后,安顿庞大数量的军官与兵士。

        裁减,编遣,复员,都不是好办法。

        裁谁?不裁谁?编谁?遣谁?复员,复到哪里去?复到农村,农村吃不消;“退伍军人”无田,无牛,无农具,无种子,也复不进农村!真要去了,那全都是地方上的不稳定因素。

        于是,朱元璋想出了这个军民分籍的办法,不仅安顿了兵士,酬庸了军官,而且替他自己与他的子孙保存了庞大的军事力量,也就是替大明帝国维持了长治久安的国防军。

        当时朱元璋的办法大体是这样的:兵士,每人赏官田五十亩。条件是当兵到老六十岁;老了或死了以后,由儿子孙子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每代只须有长子一人服役,次子以下作为“余丁”,也就是补缺的兵。不过这五十亩田也要纳税称做粮,每亩二斗四升,但并不运到中枢朝廷或地方官府,而是集中储藏起来,预留为可能出现战事时的军粮军饷。

        军官,每人封一个“世官”:最高的是指挥使,管一个卫,其次有“千户”、“百户”,管千户所与百户所,最小的是镇抚,有资格管一个总旗或小旗。千户有正有副,百户之下有所谓“试百户”。指挥使与正千户之间,有所谓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其他小说]太荒吞天诀 [列表]
  2. [其他小说]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列表]
  3. [其他小说]鸿天神尊 [列表]
  4. [其他小说]最佳女婿 [列表]
  5. [其他小说]最佳女婿林羽江颜免费全文 [列表]
  6. [其他小说]武映三千道 [列表]
  7. [其他小说]最佳女婿(林羽江颜)最新章节 [列表]
  8. [其他小说]最佳女婿林羽江颜全文 [列表]
  9. [其他小说]林羽江颜小说名字 [列表]
  10. [其他小说]最佳女婿(最佳赘婿(林羽江颜)) [列表]
  11. [其他小说]大明元辅 [列表]
  12. [其他小说]至尊吞天诀 [列表]
  13. [其他小说]论从天才到大能 [列表]
  14. [其他小说]魔法初生 [列表]
  15. [其他小说]药神赘婿 [列表]
  16. [其他小说]吞天修罗 [列表]
  17. [其他小说]猎谍 [列表]
  18. [其他小说]斗罗之最强赘婿 [列表]
  19. [其他小说]劣根枷锁 [列表]
  20. [其他小说]九域剑帝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