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苏轼苏辙卖力,苏护大破崇侯虎!
三公二师饮宴未散,忽报「旨意下」,不知何事。天使曰:「西伯、崇侯接旨。」二人出席,听其宣读:
「兹不道苏护,狂悖无礼,立殿忤君!不思自新,辄敢刻反诗于玉门,安心叛主,罪在不赦!赐西伯以节,崇侯以钺,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归!钦哉!」
西伯昌叫苦不迭!
不知有苏氏何故开罪了君王,「立殿忤君」,也不知语从何来?
还要他兴兵讨伐远隔有崇氏的有苏氏,更加是大费周章、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倒是bg思忖:「有苏氏仁义,颇有善名。玉门题诗,似有蹊跷。又不知苏护具T何罪?果言而正,伐之可也;倘言而不正,合当止之。」
西伯昌深以为然,为君王讨伐不臣,是臣子的义务。但既然要兴大兵,也要把作战的原因弄清楚:「兵乃凶象,所经地方,必有惊扰之虞,穷兵黩武,非盛世所宜有者也!」
只有崇侯虎大略猜到有苏氏与帝辛闹矛盾的原因,道:「诏旨已出,谁敢抗违!况苏护的诗还在玉门之上,大王也不会无故发难!若37国诸侯,俱不遵王命,王命不能行于诸侯,乃‘取乱之道’也。」
这话不说给别人,就说给西伯昌听。毕竟在座诸位,曾经「不遵王命」、以下犯上的,就只有他西伯昌。
暗叹一声,只能答应:「既如此,公可领兵前行,我兵随後便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